海鮮6 分鐘閱讀簡大廚嚴選肉舖
生食級海鮮對海鮮愛好者的真正意義
了解生食級海鮮的真相,以及如何選擇最安全、最高品質的魚類供生食。

如果您曾經購買魚來在家製作壽司或生魚片,您可能見過「生食級」或「壽司級」這個術語。但這個名稱實際上意味著什麼,您如何確保購買安全、高品質的海鮮供生食?
關於「生食級」的真相
這是令人驚訝的真相:「生食級」和「壽司級」不是官方的 FDA 名稱。沒有監管機構認證魚為「生食級」。相反,這些術語是魚類銷售商使用的營銷標籤,表示魚是安全且適合生食的。
然而,這並不意味著這些術語毫無意義。信譽良好的魚類銷售商使用這些標籤來表示符合特定處理、儲存和品質標準的魚,使其安全生食。
什麼使魚類安全生食?
1. 寄生蟲破壞
FDA 要求用於生食的魚(某些物種如鮪魚除外)必須冷凍至特定溫度以殺死寄生蟲:
- -4°F (-20°C) 或更低 7 天,或
- -31°F (-35°C) 或更低直到固體,然後在 -31°F 儲存 15 小時,或
- -31°F (-35°C) 或更低直到固體,然後在 -4°F 儲存 24 小時
2. 適當處理
標記為生食級的魚應該:
- 立即放血和去內臟: 減少細菌生長
- 保持適當溫度: 在整個供應鏈中保持在 32-38°F
- 最少處理: 更少的處理意味著更少的污染風險
- 適當儲存: 在冰上或冷藏條件下
3. 新鮮度
雖然「新鮮」魚聽起來可能比冷凍魚更好,但適當冷凍的魚實際上對生食更安全,因為冷凍過程會殺死寄生蟲。最好的生食級魚通常在捕獲後立即在船上急速冷凍。
如何選擇生食級魚
視覺檢查
- 顏色: 適合物種的明亮、鮮豔顏色
- 質地: 堅實、有彈性的肉,按壓時會彈回
- 氣味: 新鮮海洋氣味,絕不腥臭或氨味
- 眼睛(整魚): 清澈、明亮且略微凸出
- 鰓(整魚): 鮮紅色,不是棕色或灰色
提問
不要猶豫問您的魚販:
- 魚是什麼時候捕獲或收到的?
- 它是否根據 FDA 指南冷凍?
- 它可以安全生食嗎?
- 它來自哪裡?
最適合生魚片的魚
常見安全選擇
- 鮪魚: 黃鰭鮪、藍鰭鮪和長鰭鮪是受歡迎的選擇
- 鮭魚: 養殖大西洋鮭魚通常比野生鮭魚更安全
- 青甘魚: 黃油質地,溫和風味
- 比目魚: 細膩、甜美風味
- 海鱸魚: 堅實質地,清爽味道
避免的魚
- 淡水魚(寄生蟲風險較高)
- 野生太平洋鮭魚(除非適當冷凍)
- 來源不明的魚
- 聞起來「腥」的魚
在家儲存和處理
- 保持冷藏: 儲存在 32-38°F,最好在冰上
- 快速使用: 購買後 24 小時內食用
- 清潔工作區: 使用消毒的砧板和刀具
- 分開儲存: 將生魚與其他食物分開
- 洗手: 處理生魚前後
誰應該避免生魚?
某些群體應完全避免生魚:
- 孕婦
- 幼兒
- 老年人
- 免疫系統受損的人
- 肝病患者
結論
雖然「生食級」不是官方名稱,但從信譽良好的來源購買魚時,它是一個有用的指標。關鍵是從了解適當處理和冷凍協議的可信魚販那裡購買。如有疑問,提問並相信您的感官 - 新鮮、高品質的魚應該看起來鮮豔、聞起來清潔、摸起來堅實。